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

討論文章:「臺灣文社初探─以1919~1923的《臺灣文藝叢誌》為對象」

大綱請點這裡

4 則留言:

  1. 台文所在職碩一吳淑鈴2009年5月25日 清晨7:48

    可以上網點選:《臺灣文藝叢誌》http://www.literaturetaiwan.idv.tw/WenYi/main.html
    這個資料庫是以「《臺灣文藝叢誌》暨其文人群作品集」為主題,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,將數位典藏內容,以原典掃描、校勘後文本重編,前繫作者介紹、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,透過左上角”網站介紹”便能一目了然這個網站的架構。雖然有些部分還在建構中,但是透過此網站,仍是可以得到不少資訊,另外也可透過左上角的”詩網鷗盟”再連結到五個很棒的網站,如:”藝文聚賢樓”、”櫟社”,去獲得更多寶貴資訊與資料喔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在職碩一黃震南2009年6月21日 凌晨2:41

    這一篇檔案是否有誤?標題是《臺灣文藝叢誌》,大綱講的卻是臺灣日日新報,而且檔案似乎也不完整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在職 碩二 林淑琴2009年6月28日 凌晨1:47

    1.作者形容(台灣文社)'《臺灣文藝叢誌》---{一腳跨在維護漢文化的傳統文人陣營,而另一腳則跨往進步知識份子行列的過渡性文學刊物}.認為其在臺灣文學及文化史上,有其重要意義及貢獻.
    2.由文中可知,當時(日治時期 西元1919年)一般人覺得漢文{不符世用},學習日文尚且不暇,更無餘力及於漢文......這像現代人汲汲於英語文的學習,而無視於本土語言的求救訊號.也因此社團的成立,雜誌的發行......,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.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在職碩二 彭雅芬2009年6月30日 凌晨12:48

    《臺灣文藝叢誌》比1920年《臺灣青年》還早創刊,在創立上本身具有代表性。從叢誌目錄中看到不少翻譯作品簡介他國的文化,這個現象在同期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漢文欄也可看到為數不少的各國文化、翻譯文學引進,《文藝叢誌》除了保存漢文化外還有時代感的特點。

    回覆刪除